Talents Wanted
“20人說20年”系列
編者按
20年是時間的標尺,是發展的刻度,也是青春最美的回憶。和黃的20年,無疑也是和黃人的20年。20年逐夢之路上,一批批和黃人與公司風雨同行、相互成就。從青蔥年少到兩鬢霜白,他們在這里揮灑青春與汗水,在這里成長成才,用奮斗踐行信念的力量。瞧,有那樣一支方隊,正帶著他們的和黃“故事”和深深祝福鏗鏘而來……
朱俊江(固體車間):我在和黃“搞革新”
1984年,19歲的我,成為了上海中藥制藥一廠的學徒工。成千上萬次的操練,只為做出精致的丸藥,達到師傅們的要求。
2001年,公司合資了,一切站上了新的起點,我心中的創新火種也就此點燃。自動篩丸機、潮料混合機、高效混粉機、帶式干燥機……志同道合的我們走上了技術革新的道路,20年不斷精進,力求把我們的“孩子”雕琢得更好。
我相信,只要每一位有志于中醫藥事業的同仁都能用匠心追求極致,國藥的明天自是春和景明、一碧萬頃!
周勤(銷售行政部):蝶變
周勤(2排右2)
2001年,我從前臺轉崗銷售行政,缺乏工作經驗的我,心情無比忐忑。這時,周總對我說,你慢慢學,用心做,就一定能做好。這句話讓我備受鼓舞,橫下心去學,就連夢中都在制表。我要跟上公司的發展步伐,共同成長。
感謝和黃的職業發展平臺,我逐步成長為一名管理者,從視野到格局,打開了一片新天地。我們的團隊也從鏗鏘3人行擴編為實力與顏值并存的21人大家庭,傾力為前方戰隊護航。
一切過往都是見證,期待再過20年,我們再相會!
范宏靜(銷售中心):嶄新的自己
范宏靜(右)與女兒
曾經,我是一名臨床醫生。一天,報紙上一則招聘啟事引起了我的注意。34歲的我決定聽從內心的呼喚,去探索一段全新的旅程。
2002年,我轉型成為和黃的銷售代表,一切從零起步。第二年,拿下北區銷售冠軍的我,有了自己的團隊。我們一起拼搏、歡笑、落淚、感恩,一晃十數個年頭。
我珍藏著每一份晉升通知,因為里面記錄著一個嶄新的自己。我更欣慰的是,為女兒做出了榜樣,昔日叛逆少女變身今朝職場達人。感恩、慶幸、歡喜,我與和黃20同在!
楊孝清(效率部):從臨時工到追隨者
楊孝清(轉業前)
1995年,我從上海警備區轉業,被分配入一家央企工作。2002年,為了尋求新的發展,我加入了和黃商務渠道隊伍。剛開始是臨時工,因為工作努力,很快轉正;又很快被重用,負責華南六省的工作。
剛到南方,語言、氣候、飲食各種不適應,就在心生退意時,周總兩次給我電話,鼓勵我要堅持,要學會融入當地文化,要跟公司一起前行。
感謝和黃的知遇之恩,讓我能一次次戰勝困難,與公司一同進步。我即將面臨退休,我想告訴年輕朋友們,和黃藥好人好前景好,值得奮斗青春!
劉獻洋 左斌(生產中心):好兄弟,一生一起走
劉獻洋(1排左4)和左斌(1排左2)
劉:左斌,我考慮了好久,政府單位是不去了,還是去和黃做中藥生產。
左:英雄所見略同啊,我想了想,也選擇去和黃。
劉:2001年,我們一起進“南藥”;2005年,我們一起進和黃,開啟制藥人的新征程。
左:從輪崗實習到獨當一面,我們奮發進取、躊躇滿志。
劉:每一次,新平臺都有新收獲和新挑戰;每一次,我們都全力以赴。
左:在這里,我們立業,為中醫藥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。
劉:在這里,我們成家,與和黃共成長。
劉:征途漫漫,
左:惟有奮斗。
合:兄弟,我們與和黃一生一起走!
陳燕秋(市場醫學部):山,用以攀登 路,用以跋涉
山,用以攀登;路,用以跋涉;把險阻踩在腳下,把困難甩在身后:是我一貫的人生信條。
2010年,在大學校園宣講會上,我初見和黃,帶著好奇與憧憬。我暗暗決定,這將是我要攀登的山、要跋涉的路。
一入職,我就有幸加入到頂級臨床研究MUST,從輔助到主導,十年奮斗,不負韶華。這十年,我也在公司的各種平臺上不斷挑戰自我、突破邊界,全面成長。這是和黃給予我最寶貴的財富。
感謝公司給愿意奮斗的我們以支持和鼓勵。未來可期,下一個20年,我們來了!
呂穎峰(財務中心):我的選擇
呂穎峰(右)
2001年,上海中藥制藥一廠面臨合資,是離開還是進入合資公司,我選擇了后者。面試中,財務總監問我選擇的理由。我說,合資公司會帶來外企先進的管理理念,我想留下來學習,努力提高。
如今我十分慶幸當時的選擇:20年中,和黃堅持守正創新,使中醫藥備受信賴,風景這邊獨好;20年中,我不斷學習精進,更于今年光榮入黨,實現了人生的里程碑;20年中,和黃以人為本,情深意重,同事間的相互關愛,我銘記于心。
我想,下一個20年,如蒙不棄,我自當堅守!
侯代平(銷售中心):書香和黃
堅持閱讀是我的愛好,我喜歡圖文交匯中,茅塞頓開的驚喜和久逢知己的酣暢。與和黃同行12年,對公司打造學習型團隊的理念,我深度認同,對每一屆讀書會,更發自內心地推崇。
前些日子,巧遇周總,他問起我對學習的想法。我說我深深受益于讀書會,正是這種有效閱讀,讓我實現了從思維到行為的改變,完善了內在修煉。
一個人讀書是習慣,一群人讀書是信念。我們在書香中領悟,在分享中切磋。這是我愛和黃的理由,未來也將繼續同頻!
鄒子龍(人力資源中心):冠軍的心
鄒子龍(中間右)
你放下最強的身段,甘心去做內線藍領;你收起吊兒郎當,死命護住每一個籃板球;你咬牙突破自我,投進一個又一個三分球;而我,堅守隊長的責任,穩住球隊躁動的節奏。
在上藥集團首屆籃球賽決賽的賽場上,當結束的哨聲響起,力克強敵、筋疲力盡的我們盡情相擁、暢懷感受。那是崇高的和黃榮譽感,是強大的團隊凝聚力,那是一顆冠軍的心!
和黃的兄弟姐妹們,讓我們銘記這感覺吧!無論是賽場還是職場,惟有團結一心、熱血拼搏才能書寫出絢爛的華章!
費巧紅(銷售中心):紅星閃閃“鬧革命”
費巧紅(第1排)
2007年,我們從南湖啟航,2008年再上井岡。
那是井岡山的深冬,我跟隨大部隊行進在“挑糧小道“上。山石陡峭,貧血的我漸漸掉隊了。頭暈目眩中,有一萬個理由想要停下。我端詳著身上的“戰袍”,依稀看到紅軍身負百斤重擔卻堅定前行的身影。我對自己說,不能停。前方戰友陸續趕來,在大家的幫扶下,我終于抵達終點。
之后,我們重返延安、會師北京,走完了和黃人的“新長征”。感恩紅色之旅,堅定信念、艱苦奮斗的精神永遠是我們前進的明燈!
周志勇(人力資源中心):人生四喜臨門
周志勇(左)與妻子女兒
曾經,2012被稱作“世界末年”,但我不這么認為。那一年,我進入和黃,開啟了人生奮斗的新紀元。此后,幸福接連來敲門,直讓我受寵若驚:
我娶到了心儀的和黃姑娘,余生請你指教,此乃一喜。我們的和黃寶寶出生了,“女兒奴”陣營多了我這樣一位驍將,此乃二喜??既×薓BA,“老父親”給娃做了榜樣,是謂三喜。恰逢和黃20歲生日,能成為見證者,與有榮焉,乃四喜。
一切在在皆是和黃成就。祝愿公司生辰快樂、基業長青!
宋倩文(人力資源中心):和黃萌娃總動員
宋倩文(左)與女兒
我的寶貝時常會問我:媽媽,你在哪里上班呀,上班做些什么呀?如果你為人父母,相信也經歷過孩子這樣的靈魂拷問。為了滿足寶貝們的好奇心,一場“爸爸媽媽在哪兒”的Family Day之旅在奉浦基地開啟:
廠區探秘、繪畫作戰、親子比拼……嗨翻現場。萌娃喜歡的禮物應有盡有,可可愛愛的親子餐吸睛無數。大伙伴們紛紛表示,我也想當寶寶?;丶液?,寶貝一度誤解為媽媽的工作是給小朋友上課~~呵呵,因為,我是當天的主持人。
感謝有愛的Family Day,感謝和黃我們的家!
朱春芳(銷售中心):疫去春來
2020年1月19日,我和家人返回老家恩施過年。但期盼了一整年的闔家團圓,卻遭遇了新冠陰云的籠罩:家中老小13口,有4人被隔離收治。我恐慌無措、極度無助……
而這時,是領導和同事給身處黑暗中的我帶來了光,帶來了溫暖和力量:省內外的同事為我加油鼓勁,為我多方奔走,籌措防疫物資和稀缺藥品,又想盡一切辦法送達我的手中。這份愛,重千斤,讓我瞬間強大,有了戰勝一切的勇氣。
疫去春來,我的家人最終回歸了健康。感恩祖國,感謝和黃,感謝我的和黃家人!
姜鵬(技術中心):你在前方,我在后方
姜鵬(右)與妻子
2020年的春節,不同尋常。妻子是一名醫生,疫情肆虐的大年初三,她接到了醫院要求返崗的通知。
擔心瞬間襲上心頭,但在她微笑的注視下,我看到了醫務工作者的堅定、自信和義無反顧。我對她說,“你安心去吧,家里有我?!?/span>
你在前方全力以赴,汗濕白衣;我在后方堅守防線,努力工作。我們共同踐行著醫藥人的初心,守護著人民大眾的安康。而這一生,也請讓我守護你,愛你到天荒地老!
楊柳(采購供應部):加油,干飯人
紅豬手,黃金餃,滿堂食色還有香酥雞柳……美食,是我的心頭好。自打進了和黃,那叫一個歡,每天是高高興興上班,圓圓潤潤回家。
部門同事紛紛為我支招,瞧,家伙什都準備好了:跳繩、毽子、瑜伽墊,籃球、啞鈴、呼啦圈……然而,我最終發現,食堂吃一頓,練了也白練。
但,真理是,吃不飽哪有力氣減肥?師傅,紅燒肉請多給我來兩塊,完美!吃飽吃好才能更好地“戰斗”,加油,干飯人!這里是和黃“吃播”,我為食堂代言。
常志芳(銷售中心):大漠,我們用腳步丈量
常志芳(右3)
大漠孤煙直,長河落日圓。一望無際的騰格里沙漠,雄渾、靜穆。我深一腳淺一腳地走著,烈日的炙烤下,舉步維艱。但我告訴自己,要想獲得喘息的空間,就一定要走在隊伍的最前方。
我咬牙前行,緊跟周總的步伐,成為了第一批到達營地的人。感謝“征途”,將近40公里的大漠徒步,我們同甘共苦,挑戰成功。雖然身體累到了極致,但思維的花朵悄然綻放,妙不可言。
未來,路漫漫其修遠兮,但,吾將上下而求索!
紀海蓉(人力資源中心):上海歡迎你,為你開天辟地
2010年,在上海和黃藥業希望小學的竣工典禮上,周俊杰總裁邀請師生代表們來上海參觀世博會。因為這個鄭重邀請,從未走出過山村的孩子們踏上了世博之旅。
一切都是全新的,他們睜著好奇的眼,博覽各國文化,感受科技的力量,體驗發明的新奇……“阿姨,我要把門票好好珍藏,這是我最美的回憶?!薄鞍⒁?,我要努力學習,爭取考取大學,以后加入和黃藥業?!?/span>
孩子們的話時至今日仍舊回蕩在我的耳旁。愿希望的花朵在你們心中綻放,愿你們一生勇敢逐夢!
戴順新(銷售中心):土豆浮起來了,科學的種子播下了
山巒起伏、林木蔥郁。和黃書屋志愿者載著書箱,迎著朝霞,飛馳在路上。那是2014年的秋天,我們在云南作回訪。
那天,贈書結束后,我給孩子們做了“鹽水浮土豆”的科學實驗。當看到土豆從鹽水中慢慢浮起,孩子們不約而同地驚呼起來。在他們一瞬不瞬的眼睛里,我看到了小小的火苗在跳動。
這就是火種,是我們希望帶給孩子的禮物。期待每一顆知識的種子都能生根、發芽、開花、結果,每一個孩子都能攀登知識的高峰!
高子陽(技術中心):我在基地苦練“蛤蟆功”
高子陽(右2)
深秋風起寒,霜意染青山。七年基地輾轉,我已習慣早起:巡視基地、喂養蟾蜍,觀察養殖情況……開始投身一天的工作。晚上和妻子女兒視個頻,以解相思之情。不知不覺,離家又半個多月了。
2014年,研究生畢業后,我來到和黃蟾酥基地報到。從第一口水井打鑿到中華大蟾蜍養殖難點的攻克,再到7500多畝的規?;ㄔO,年輕的我們在一片片沃土上開拓、堅守,青春無悔。
感謝“大家”,有幸并肩,共同奮斗成長。感謝“小家”,用愛與理解撫我疲憊、慰我孤單,愛你們!
感謝奮斗著的每一位和黃人!
親愛的和黃, 20歲生辰快樂!